Saturday, March 17, 2012

從此,沒有藉口不理財 -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從此,沒有藉口不理財 -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低薪時代,明知理財才是累積財富的正途,但你為何遲遲不行動?

懶惰其實不是真正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心中那一股對投資的擔憂與恐懼。《Cheers》雜誌特別專訪著有《上班可以致富》、《如何規避股市風暴》、《投資股票的第一本書》等暢銷書,並熟悉上班族投資心理的匯豐銀行信託投資分處資深副總裁楊偉凱,歸納出上班族不積極投資的4個原因,幫助你解除心理障礙,重拾投資行動力。

心結1:我不懂!

是否要看得懂技術分析、財務報表,才可以投資?

【行動建議】從大師投資法入手

投資其實不一定需要很高深的知識。尤其本來就不太敢投資的人,千萬不要從看每天的財經新聞著手,因為它們的資訊來源很多,可能會把你搞亂。

股市每天的波動很大,你在報紙上看到的可能已是好幾手的訊息,即使看再多,也不見得會有好的投資報酬。不如先閱讀投資大師級的書,如巴菲特、彼得.林區、德國投資大師安德烈.斯科托蘭尼的書。

他們的投資觀念比較正確,如果在一開始時建立了正確的基本觀念,當你犯第1次錯、第2次錯、第3次錯,你就會歸納出什麼樣的做法才是對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業,花太多時間看盤,意義不大。如果真的要投資股票,建議先從龍頭股開始,因為龍頭股的市值比較大,波動相對較小,除非你對產業的景氣循環、上下游關係了解很深,再去考慮比較小的股票。

§

心結2:沒時間

沒時間研究,不知道何時該買,何時該賣?

【行動建議】分散時間點買賣

如果你選擇的投資標的是值得中長期投資的,就不需要每天看盤。如果你要賺的是20%,為什麼要那麼在意今天漲2%、還是跌2%?每天都有市場訊息會導致股票價格波動,只要投資的是長期可成長的基金,每一季找個時間看一次,就可以了。而若有分散時間點買賣,就不太需要擔心時間點選得對不對。

舉例來說,我可能先花些時間研究,認為「南亞」的基本面不錯,在自認為適合的價格先買1張,但它最近受到力霸集團風暴影響稍微跌了一些,但我知道和南亞本身沒有關係的,所以又再買進1張,這樣不但不會感到跌價的壓力,反而會感覺是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心理狀態就不同。

心結3:怕賠錢!

好不容易存下來的辛苦血汗錢,希望不要被折損!

【行動建議】賠錢要清楚原因

賠錢是很正常的。

不要怕賠錢,因為賠錢換來的經驗,可以幫助你在未來賺到更多錢。但賠錢後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是標的有問題、時機有問題、還是風險不夠分散?你應該繼續投資,但是要修正你上次的投資方式。

舉例來說,過去台灣股市上萬點的時候,有很多人盲目追高,後來賠了很多錢,紛紛都說以後不投資了,但接下來若又上萬點,他們可能馬上又會充滿信心地衝進來買,這是很可怕的。

§

當然有些人寧可把錢拿去放定存,不想有任何損傷。其實投資1年獲利10%是很容易做到的,風險也不大,如果你選擇沒有任何風險的定存,當然也要接受不投資的財富累積差距(見算式1、2)。

心結4:錢太少!

我一定要累積到一筆大數目,才值得投資?

【行動建議】投資要趁早

每個人一踏入社會、不管錢有多少,就算每個月只有3千元、5千元的餘錢,也一定要開始想辦法投資。要這麼早就開始投資,一是因為投資是靠時間、複利去累積的,你愈早投入的錢,對將來的貢獻度會愈大。

二則是因為要趁投資金額較小時,盡早訓練自己的理財EQ。即使你每個月只用3千元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你會看到自己投資5個月,漲了8%,過了一段時間又跌到2%,後來又漲到15%,你就會對投資的標的有感覺,也會訓練出自己的理財EQ。就像小的時候學游泳,愈不怕被水嗆,學得愈快。

投資的經驗愈多,自己對風險的警覺度會愈高,做決策的穩定度也會更強。一般來講,隨著年紀增長,手上的資金會累積得更多,所以投資時會更緊張,做錯決策也會影響更大,所以更要從小錢開始磨練。

算式1

5年買台塑,賺進小March

本金343,000元(2002年1月初買進台塑股票10張的價格)

投資台塑股票:5年後

§

從此,沒有藉口不理財

配股加股息13,490股╳股價54.1元(2006年年底股價)=744,300元

獲利:401,300元

放銀行定存:5年後

本金╳利息2%=371,274元

獲利:28,274元

算式2

每月存1萬元,基金、定存大不同

5年

本金(元):600,000

銀行定存報酬率2%:630,474

投資基金報酬率10%:774,371

相差金額:約14萬元

10年

本金(元):1,200,000

銀行定存報酬率2%:1,327,197

投資基金報酬率10%:2,048,450

相差金額:約72萬元

Friday, March 16, 2012

為什麼重量訓練對每一個人都重要

這篇是專門寫給剛入門的新手,尤其是只想減重的女生,希望以後不要有人一味的排斥
重量訓練,進而養成正確的健身觀念。

為什麼重量訓練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1. 重量訓練可以預防骨骼疏鬆

許多研究證實,持續的運動可以避免骨頭中的鈣質流失,進一步更可以可以增加骨骼密度,

這對老年人跟女性特別重要。而重量訓練又比有氧運動更加有效,因為重量訓練可以讓

訓練部位的骨骼感到壓力,進而增加骨骼的密度。而衝擊性的有氧雖然也能有同樣的效果,

但卻同時也給關節帶來衝擊,對常有關節問題的老年人非常不利,研究顯示,即使是70歲

以上的老年人,進行在每週三次,一次30分鐘的重量訓練後,骨質疏鬆的問題就可以獲得

明顯的改善。而年輕人提早開始進行重量訓練,可以讓骨骼中保有更多的礦物質,避免

將來出現骨質疏鬆的問題,尤其是女性更需要未雨綢繆,因為停經後的婦女骨質流失的速度遠比

同年齡的男性要快。

2. 重量訓練可以大量的消耗熱量

30分鐘以上的有氧對消耗脂肪有比較高的效率,但以單位時間所能消耗的熱量而言,重量訓練

遠比有氧來的有效。相對於有氧在身體習慣後熱量消耗會減少的問題,重量訓練可消耗的熱量

可以說是沒有上限的,只要你調高重量,消耗的熱量就變大,這對時間有限的現代人來說,

是一個可以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熱量的方法。不要忘記,減肥固然要專注於消耗脂肪,但消耗

熱量的總量也很重要。就算你做有氧消耗的熱量百分之百都是來自脂肪,但是卻只消耗了一兩百

卡,那還不如你做重量訓練消耗的都是肝醣,但卻能一口氣消耗三四百卡來的好。更重要的是,

重量訓練可以增加你的肌肉,而肌肉在日常生活都不斷在幫你消耗熱量,這是有氧比不上的。

3. 肌肉可以增加你求生應變的能力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文明世界,不像古代人有那麼多野外求生的必要,但是天有不測風雲,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意外。而在意外發生的時候,強健的肌肉往往就是你求生的關鍵。

不管是車禍、山難、船難還是地震,比別人強壯一點就代表了多一分的求生能力,也比別人

多了一分存活的機會。你真的以為你可以跟電影中的女主角一樣,看似弱不禁風,卻還可以

穿著高跟鞋跟洋裝,在叢林中奔跑、爬上山巔越過河流、爬上帝國大廈之後還毫髮無傷?

別傻了。

4. 肌肉是你大吃大喝的最佳緩衝

如果學過一點化學就知道,當溶液中加入大量緩衝劑後,就不會因為少量外來酸或鹼的進入而

大幅改變酸鹼值。將之類比在身體,道理也是類似的。如果你身體只有很少量的肌肉可以消耗

熱量,那就像一個淺碟子經濟一樣,只要少少的外來干擾就會使你的身體大幅波動。因為你的

身體肌肉無法消耗掉大量熱量,它只好將消耗不了的都轉存為脂肪,所以只要一兩次的大吃大喝

就會讓你的體脂率大幅上升。如果你有較多的肌肉,那即使一兩次的放縱身體也有足夠的buffer

來吸收。人是很難長期過著嚴格的禁欲生活的,除非你能完全推卻朋友的慶祝活動或是家人的

熱情邀約,並且克制自己偶而大啖美食的慾望,只用節食跟有氧的減肥方式很難避免大吃大喝

後體脂的上升跟隨之而來的罪惡感。相對而言重量訓練可以讓你對吃大餐這件事比較心安。

5. 重量訓練可以局部雕塑體態,有氧不行

這個觀念我已經強調很多次了,有氧只能全身性的消脂肪,至於那個部位消的快,根據每個人

的基因都有所不同。偏偏有些地方是最容易堆脂肪卻最難消,所以常會出現瘦到不該瘦的地方,

該瘦的卻偏不瘦的情形。

很有可能你已經拼命有氧拼命節食,最後卻象一顆貢丸插著四根牙籤,與其把自己搞的像非洲

飢民四肢像竹竿,不如一方面做有氧消脂,一方面多做重量訓練加強已經太瘦的部位,雖然有氧

的確不能做哪裡瘦哪裡,但重量訓練卻真的可以讓你練哪裡大哪裡,一個體態均勻的微胖子,

遠比像非洲飢民卻局部發胖的瘦子要好看多了。

PS: 雕塑體態不是要你加強你原來就胖的地方,那只會讓你更醜。很多人進了健身房就開始練

大腿練屁股練肚子,以為這樣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更瘦,恰恰相反,這樣只是讓原來胖的地方看

起來更胖。反而最該加強的手、胸、背都不做,真是大錯特錯。

6. 重量訓練相對安全

跟球類運動比起來,重訓少了與別人衝撞或扭傷的危險。與跑步比起來,重訓不會衝擊膝關節,

大概只有游泳可以跟重訓一樣,又能鍛鍊到全身又不會對關節造成負擔。但游泳不是每個人都有

時間跟場地參與。相對來說,重訓只要家裡買兩個調整式的啞鈴就可以練,

更可以依自己的需要調整啞鈴的重量,量力而為,如果能參加健身房,那使用機器式的重訓

更是安全。使用機器的重訓好處在於可以自己選擇重量跟次數,只要自己不要太過熱血

沖昏了頭,就不容易發生危險,不像伏地挺身或單槓這類使用自身重量的鍛鍊,對胖子而言

太重,對瘦子又太輕,只要循序漸進,做重訓每個人都能step by step的看到成效。

FAQ:

1. 剛開始重量訓練,結果不但沒瘦反而變重了,怎麼會這樣?

答:這是正常的,記得不要看重量而要看體脂率,因為肌肉的密度比脂肪大,一開始很可能

會讓體重上升,脂肪又還沒那麼快消,所以體重就增加了。只要你持之以恆,就算體重上升,

看看鏡子裡的自己也應該知道自己線條變的更好了。

2. 有人說太瘦了要先吃胖一點再來做重量訓練才有效?

答:沒這回事,脂肪細胞是脂肪細胞,肌肉細胞是肌肉細胞,兩個不會相混,吃胖只是讓你的

脂肪細胞變大,增加的是肥油,絕不會讓你肌肉比較好練,只有多練重量,吃下去的食物才會

變成肌肉,而不是肥油。

3. 到底要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什麼時候補充營養品才會練的更快?

答:最好是飯前運動,練完也不用想太多,吃就對了,不用擔心練完馬上吃東西會不會變胖。

運動完吃東西的確吸收效率比較好,但是因為你做重訓的關係,大部分的熱量會拿去修補你的

肌肉,而不是變成脂肪。

之所以會有運動完不要馬上吃東西的迷思,主要是因為有些人運動完胃口變好,以致於吃下

遠大於正常應該吃的量。如果你只是跟平常一樣的吃,訓練量又夠,那什麼時候吃根本不是

問題。

4. 我隨便練一下就跑出肌肉來了,我不想當肌肉男或金剛芭比,怎麼辦?

答:如果你可以隨便練一下就有肌肉,照這種速度下去,你應該很快就可以變成阿諾史瓦辛格

或史特龍,要不要考慮出國比賽,為台灣爭光?放心吧,根據邊際效應遞減法則,你很快就會

開始擔心怎麼都練不大,而不是肌肉太多。更何況,真的越變越大,你不會暫停喔?

你以為重訓是吃仙豆,吃下身體就會跟吹氣球一樣不會停去嗎?

5. 跟前者相反,我重量已經做很重了,可是怎麼都不會長肌肉?

答:恭喜恭喜!你一定是第二個常威或是李小龍,不然就是你重新發現了輕功的奧秘,

居然可以用少少的肌肉就發出這麼大的力氣,要不要考慮去參加武術大賽或輕量級拳擊賽?

如果你這麼瘦還可以天生神力,那下一屆的全國武術大賽冠軍一定非你莫屬了。

事實是,不是你做的根本不夠重,就是你在做的時候cheat,用到了其他地方的肌肉去拉,

不然更可能的是,你沒有在做完重訓後給身體足夠的營養跟休息。以致於事倍功半,請記住,

做重訓不是只有拼命練肌肉就會變大,適當的休息跟補充營養也很重要。



不過,看了第四跟第五個問題的回答,剛好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你如果

減肥又不想大肌肉,那請做大重量並且吃的少。如果你想增大肌肉,則做正常8-12rm

並且補充適當營養及休息。重訓的好處,就在於你要長肉也可以,

要減肥也行,適用於任何人,很神奇吧?

From FITNESS@ptt

Thursday, March 15, 2012

商業周刊-人物-話題人物-釣到魚,要分享才會開心 (1/3)

商業周刊-人物-話題人物-釣到魚,要分享才會開心 (1/3)

第一次創業,戴勝益緊抓每件事情不放,卻換來一億元的債務,許文龍的兩個忠告,幫助他八年成長三倍,實現幸福企業的理想。
戴勝益說,「如果一個老闆孤軍奮鬥,這個老闆就做不久了。」(攝影者.賴建宏)
一個老企業家講的兩個故事,帶出了兩個關鍵忠告,把一位不斷創業的失敗者,變成了成功又柔軟的集團管理者。講故事的人是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聽故事的,則是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十七年前,戴勝益離開家族企業,憑著好人緣借來的一億六千萬元,他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個事業「BB樂園」,他腦筋動得快,打出騎鴕鳥做宣傳主軸,這個噱頭馬上吸引大批遊客,第一年就替戴勝益賺進一億元。
「管」員工,慘賠一億
機會卻變成災難的開始,「那個時候,我以為員工就是要用管的,」戴勝益說,為了維持樂園的榮景,他眼睛一醒來就工作,看到什麼事情不對,馬上發脾氣,他每天制定越來越多的規則,希望用執行力維持樂園的榮景,結果卻變成他一個人和全公司對抗,「人事非常不順,」他回憶,由上而下的「管理」,讓員工只把上班當成賺錢的交易,第二年,他想向外複製樂園的成功經驗,卻沒人告訴他,大眾的新鮮感早已消失,第二年,他虧掉兩億元,從淨賺一億,變負債一億元。
「有段時間,我覺得人生很沒有希望,」戴勝益說,他接著創業九次,卻無一成功,有段時間,戴勝益每天最快樂的時間,是下午三點三十一分,因為所有的票子都順利軋進去了,但第二天,他又得發愁,今天該怎麼辦。
一九九三年,第十一次創業,戴勝益已經沒有當年一砸就是上億的「雄心」,他花了二百多萬,在台中開了第一家王品牛排館,他知道要做好牛排生意,就必須做好服務,他特別請來大型連鎖餐飲店做教育訓練的經理,來訓練王品的員工,只是,該給員工多大空間,他不知道範圍能放到多大。
懂分享 工作目的是幸福,不是累
困惑中,戴勝益想起,他退伍的時候,最欽佩的就是奇美董事長許文龍。他最欽佩許文龍的地方是,他每星期只進公司兩個早上,不但事業成功、守法,而且贏得別人的尊敬,「他跟他們公司的人說,你們工作的目的,不是要累得要死,是要在這裡得到幸福。」
§
他想不透:怎麼樣才能成功,又幸福?一九九九年底,戴勝益包了遊覽車,帶王品的員工到奇美,親自跟許文龍請教成功的秘訣。
許文龍問所有人,「出海釣魚,釣到幾條魚最快樂?」大部分的人答,釣滿滿的一魚簍最快樂,有人說剛剛好最快樂,許文龍卻說,「大家都一樣多的時候最快樂」,因為如果你釣得滿滿一簍,其他朋友卻只有二、三尾,別人會快樂嗎?同行的朋友不開心,你快樂得起來嗎?
許文龍再問大家,「你們知道現在獵人怎麼抓猴子嗎?」大家搖頭,許文龍解釋,現在獵人很聰明,會在瓦罐裡放猴子最愛吃的炒花生,罐口很小,抓住了花生,猴子的手抽不出來,不肯放掉手裡的花生,最後卻落入獵人的手中,變成最大輸家。
第一個故事,讓戴勝益確定分享的重要,他想,如果一個公司的成就,所有人努力的結果,最後都是被老闆拿走,不就像釣魚卻只有自己滿載而歸一樣,其他人怎麼會甘心,又怎麼會認同這個公司?
懂捨得 分紅制度,鼓勵員工展店
第二個故事,戴勝益領悟到的是如果不能捨,最後可能會連最重要的根本,都一起失去。
拜訪完,許文龍請他們去用餐、參觀美術館,戴勝益悄悄問其中一位執行長,許文龍究竟是什麼樣的老闆,「他不會在背後給你暗算,如果有什麼事,他一定會給你最大的支持。」對方說。
之後,戴勝益把更多分享的精神,落實在王品的制度裡。
之前他只是打下加盟店的基礎,但拜訪許文龍之後,他開放讓員工分紅,分享公司的利潤,一家店獲利只要超過一定水準,每個月結算獲利中的二三%會分配給該分店的員工。
如果店長願意跳出舒適圈向外展店,不但能分到新店一一%的利潤,還能保有原店五%的利潤,以前利潤一年分享一次,現在只要這個月分店賺錢,下個月該有的利潤就會入帳到員工戶頭裡,員工向外拚鬥的企圖心因此大增。
§
用分享鼓勵員工向外拓展品牌,王品快速進入多品牌擴張期,從二○○一到二○○六年,王品新增了七個品牌,王品花五年時間,才達到第一個年營業額十億元的紀錄。在建立分享制度後,卻只再花了八年,業績就增加了三倍,突破新台幣四十億元。
為了讓員工幸福,他在公司內推動「三百計畫」,希望員工一生中能遊百國,增加見識;嚐百店,增加自己在餐飲業的知識;登百岳,建立自己的膽識。戴勝益還希望員工能多運動,增進自己的健康。
再回過頭看第一次創業的經驗,他發現當時只知道由上而下的管理,卻不知道帶領員工的重要,他分析,那個時候什麼事都怕員工知道,不願意公開,也沒有分享制度,員工看不到前景,把上班當成一種交易,自然不會把公司當成安身立命的地方。
「以前我只知道要治軍嚴謹,後來才知道,如果你不是有很強勢的資源,你治軍嚴謹看看,你一強勢,聽到的聲音馬上少一半,另一半的話也是有目的。」戴勝益說,「如果一個老闆孤軍奮鬥,這個老闆就做不久了。」
「現在,我一年也難得生一次氣。」戴勝益笑著說,採訪前一週,他才剛從北歐度假回來,他不再像過去忙得焦頭爛額,事業卻持續成長。許文龍的忠告,是幫助他學會分享,最重要的一堂課


商業周刊-人物-話題人物-釣到魚,要分享才會開心 (1/3)

Tuesday, March 13, 2012

我是有錢人-迷思335》「極大化」是投資理財災難的開始 - 天下雜誌

我是有錢人-迷思335》「極大化」是投資理財災難的開始 - 天下雜誌

筆者寫了許久投資理財的文章,越來越會感受到更多普羅大眾的無奈與痛苦,其實都是來自於本身的一念之間。正因為這一念之差,就有可能影響整個財富的流動方向。
最近一星期,李惠仁導演的《不能戳的秘密》在全國社會中引發軒然大波。除了造成防檢局局長許天來的辭職之外,也引發全國民眾對於「食用雞肉與雞蛋」的疑慮。
在事件爆發之後,許多媒體及人的焦點,都放在「政府相關官員是否刻意隱瞞H5N2高病源禽流感的疫情」之上,卻很少人能夠仔細思索:每一次這種攸關個人健康,甚至是回到這個專欄的主題-投資理財上頭,除了漫無盡頭的「口水爭論」之外,還能夠有更進一步的,避免問題重複發生的斧底抽薪辦法。
事實上就在此一事件爆發之前的2月23日,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揭露了國內養殖「格子籠蛋雞」慘狀。只在約莫A4紙張大小窄小籠子裡,有2到4隻雞就這樣活生生硬被「塞」在一起。所有蛋雞的吃、喝、拉、撒都在籠裡,空間小到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有時還會互相踩踏。
這些被關在格子籠裡的雞隻,一輩子不曾走踏到地面上,只能終生被迫不斷下蛋;而為了預防惡劣環境造成的雞隻健康問題,飼料裡往往添加各種抗生素,一旦產蛋率下降,還可能遭到以「禁食」手段逼迫牠們換羽、代謝,以便繼續下蛋。
§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引用農委會的統計指出,台灣每年生產67億顆雞蛋,平均每位國人一年吃下超過290顆蛋,而其中99%都是以殘酷的格子籠方式飼養。
而專家認為,當母雞被「不公平地對待」時,受到影響的不只是動物的福利,更可能引發食品安全及禽流感等動物疾病傳染問題。這是因為完全無法活動的母雞,會產生嚴重代謝不良、骨質疏鬆,也容易引發體弱導致的疾病或感染。
回頭想想,這些雞群何其無辜?牠們終其一生下蛋填飽人類的口腹,且從來沒有被人道式地對待過。由於在狹小的空間裡飼養,一隻得病就會迅速傳染、死亡。就算雞隻沒有得病死亡,也會因為避免疫情擴大下而被「撲殺」。
這樣的結果,不但雞農損失慘重、相關銷售通路及週邊產業生意受到影響(例如生產及銷售使用生雞蛋做原料的提拉米蘇及沙拉醬、美奶滋的食品業者),一般大眾也可能因為禽流感病毒的變種,進一步演變成雞傳人、人傳人的流行疾病,再度傷害了身體與荷包。
§
其實在公佈了國內蛋雞的「不人道」對待之後,陳玉敏還為此呼籲台灣速食業者以及四大超商,停止使用「格子籠蛋雞」生產的雞蛋,也建議國內連鎖大型量販店推廣平飼(室內放養蛋雞)、放牧(除室內房舍外,還提供蛋雞戶外活動空間)或有機雞蛋;然而根據報導,不但蛋農「興趣缺缺」,農委會對此也表示「廢除格子籠養雞恐衝擊產業」。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簡單來說,這就是長期以來,從企業到個人內心底層的「利潤極大化」作祟。以養雞為例,就是「用最少的空間、養最多的雞、在最短時間內讓雞生最多的蛋,然後賺取最多的財富」。
事實上,這樣的思考模式,只不過是現實社會中的小小縮影之一。正因為如此,才有這麼多層出不窮的「血汗公司及工廠」事件。這現象從動、植物到人類,幾乎從無例外過。
極大化不僅造成人體的健康損害而已,它確實展現在許許多多的日常生活當中。當醫院想讓利潤極大化時,病患就會被迫接受許多不必要,甚至有害的檢查及藥物。最終不僅會傷害人體健康,也同樣要花費更多荷包裡的金錢來恢復健康,或是去除之前所造成的副作用。
§
當企業界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時,為了不斷地降低成本,便會採用較低的薪資(方法之一是任用臨時工及派遣員工,其二是透過便宜的外勞,其三則是轉移到工資更佳便宜的地方生產,例如前一陣子,才因為將生產基地由台灣移往海外的Lativ品牌),以及較低的原料(例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全球各國人盡皆知的塑化劑事件)。
一般人生活中被奉為圭臬的,不僅是「極大化的利潤」,也有另一種形式的極大化-讓個人收入更多或投資報酬率更高。在消費者端所產生的結果是:所有東西都以「最低價」,當做消費的考量。
然而,當一般大眾總是以「最低價」,做為購物的唯一選擇時,將無可避免地帶動廠商用最低成本來製造。而這,其實也是就業市場十多年來薪資只退不進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從更狹隘的投資理財角度來看「利潤極大化」,過去強調在短期內可以獲取更高獲利的做法,以及衍生出來的商品,卻也為許多投資理財大眾帶來許多悽慘的下場與結局。
撇開年代久遠的事件不談,光是2009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以及2011年的歐債風暴,就夠讓全世界許許多多的投資人,在一夕或相當短的時間內以「慘賠」收場。
從大自然現實的角度來看,這世界似乎從來沒有效益極大化的成功案例。當企業或生產者想要「利潤極大化」,且規模達到一定的階段時,常見的結果便是「後挫力的產生」。
§
當極大化概念下的「量產」越來越多時,在動、植物及生態環境上的後果就是大自然的反撲,進一步讓人類嚐到氣候變遷及疾病流行對生命的摧殘;而在商業以及投資理財社會中的後果,則是貧富差距極端化、造成貧窮的代代世襲,以及辛苦累積的財富不斷地流失…。
當然,這世上沒有人不想提高獲利。而這也是許多人進行投資理財的最終目的。但是,假設回到投資理財最低標的基本原則-保本(先求保住既有的資產,之後才考慮能夠提高一點收益)來看,「利潤極大化」這個概念不但不是所有投資理財大眾首要考慮的標準,更應該小心它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挫力。
因此,就如同「讓蛋雞充分伸展四肢羽翼,給牠們轉身時不致碰到其他雞隻或者籠壁的空間,既是保障蛋雞的起碼福利,也是保障人類健康」的道理一樣,投資理財大眾或許真該重新檢視,並且仔細反省「極大化」這個概念了。
(作者為李雪雯,本文刊登於聯合新聞網[1],授權天下雜誌群使用。)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我是有錢人-迷思335》「極大化」是投資理財災難的開始 - 天下雜誌

##HIDEME##